从汉德语关于就餐禁忌看中德“餐桌文化”
发布于:2018年1月12日 12:02

从汉德语关于就餐禁忌看中德餐桌文化

 

汉语里有个词叫吃相。它指吃东西的姿势和神态。在正式的场合,吃相,也就是德语里的die Tischsitten,“吃相作为就餐时的举止,同样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就餐的风俗和餐桌文化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德语国家都是很重要的。

 inn-2674733__340.jpg

在中国关于筷子的使用,民间有筷礼八忌。一忌迷筷:举筷不定,东截西夹;二忌翻筷:用筷翻挖,菜底拣菜;三忌刺筷:夹菜不住,改之以刺;四忌涮筷:用筷搅汤,左右捞物;五忌舐筷:放筷于口,吮、吸、舐、舔;六忌剔筷:用筷作签,入嘴剔牙;七忌响筷:用筷敲盘,叮当作响;八忌插筷:筷如双柱,直插碗中。其中,最忌讳的就是插筷,因为只有祭祀死人才会这样。

在中国,在餐桌上发出不雅的声音是很不礼貌的。在某些场合的餐桌上,擤鼻涕的举动是令人难以忍受的。许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先离开自己的座位,以免给正在用餐的人带来不好的情绪。

dinner-table-663435__340.jpg 

而在德国和其他德语国家,在餐桌上大声的擤鼻涕不一定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。与中国相反,离开自己的座位是不礼貌的。当在餐桌上够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,可以请身边的人帮忙,而不是自己起身去够,起身夹菜是不礼貌的。而且在德国,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,吃东西尽量不要发出声音,否则会被视为举止不礼貌。也不能满口食物的时候讲话。讲话打手势时,绝对不可以手握餐刀,这是非常不礼貌的。

在德国就餐用具方面,有用于切和涂面包的餐刀;有用于切鱼肉的餐刀;有用于吃糊状物的汤勺;有用于吃汤的大汤勺和吃饭后甜点的小汤勺。不可混用,也不可偷懒,全程只用一个勺子。用过的餐刀、叉和勺放在碟子的旁边,而不应该放在桌子上。餐巾的使用,一起用餐,第一道菜上来时,把餐巾从桌上拿下来,放在膝间,以避免衣物上沾染油污。

在德语国家,吃早餐可以站着吃,或者坐着吃。在面包店就有高脚桌椅,人们可在那里吃面包喝咖啡。在家里想怎么吃早餐就怎么吃。甚至可以在床上未刷牙就吃,用一个托盘在床上吃早餐(das Frühstück mit einem Brett im Bett),这也是在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情景。而且他们并不会认为这样不卫生。 child-1528308__340.jpg

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语国家,在正规场合下,吃饭时来几句祝酒词是常见和必要的。常见的有:为友谊、健康干杯;为您的家人和您取得的成就干杯。一般场合用餐时,德国人会相互说一句Guten Appetitt

若是在餐馆吃饭,就餐结束后必然会涉及到付账的问题。中国人可能会积极地抢着付账。但是德国人付账时会两种方式:一起付或者分开付账。有时候德国服务员会主动询问顾客怎样付账Zusammen oder getrennt? 而且在德国,顾客一般会支付餐费10%左右的小费(Trinkgeld)给服务生。常用的给小费的表达是Der Rest ist für Sie(剩余的钱给您了),或者 Es stimmt schon(不用找零了)

 

餐桌礼仪不是可有可无的,通过对中德两国就餐文化的比较,我们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好的就餐礼仪,同时还可以克服中德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困难,为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打开一扇新的窗口。

 

本文摘自:黎东良.中德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[M].上海:同济大学出版社,2012.